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理

大厂HR:我对公司福利,没任何期待!

行情不好。各家大厂在官宣进入过冬模式一年两年之后,种种迹象,让人感受到,「入冬」的大厂,已经进入一些难熬的瞬间。以前福利机制,也代表了一个大厂的完善程度,是吸引各路人才的附加项,更是对外重要的形象工程;日子好过的时候,他们愿意额外付出些成本树立“最佳雇主”形象。各个大厂之间开展福利竞赛,小到三餐、绿植、桌椅工位,大到期权激励、住房贷款;连每个节日送的礼品包装、设计、口味都有大做文章。转折到来,从在各个大厂,之前给员工的一封内部信里开始:华为的表达更直接,“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”;字节跳动CEO梁汝波最新的OKR里:降本增效是核心目标;腾讯告诉员工,过去开销的增速已经是收入增速的好几倍:“全员要为过冬做好准备”;经过大厂的裁员潮之后,留下来的员工,应该感受到公司开始从奢入俭的艰难过渡期。#01降本增效,每笔都在刀刃上。降本几乎已经成为了主旋律了。在不知不觉间,一些小福利的取消或降级已在这一年的互联网行业频繁发生。可能大家并未真实感觉到那么重的寒气,当然只有内部人员能明显感觉到寒流涌动。从各种方面下手:绿植养护费、中秋礼盒包装设计费,食堂打包盒也开始收费了,零食区随手可拿的各种小饮料也不见了。小到从卫生纸的数量与质量中也能看出端倪。很多员工突然发现公司平常足量供应的纸巾都相对减少了,更夸张的是连纸张的质量也显著下降。原来的厕纸可能有三层,现在只有了一层。今时不同往日,原本每年的团建费,也随寒冬的到来销声匿迹!别看从这些细微的小事中克扣下来的费用,零零总总算下来,能够他们再去资助公司其他项目的。#02消失的福利,增加的成本既然寒冬的持续影响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退,那么这也代表降本增效的边界不断扩张的可能性。大厂福利下降,而员工所付出的成本其实并不小。有腾讯的小伙伴吐槽,才发现失去福利后,上班的成本增加了不少啊!随便挑选一些菜品,价格直逼50元;快和在外堂食差不多了。对于大部分享受餐补福利的员工来说就很难受了。本来还有福利带来的资金支持,现在也逐渐消失,工资也没有要涨的趋势,只能接受实际所得的一味下降。在实际招聘过程中,福利经常作为吸引求职者的附加项;公司往往会将各种福利也放进薪资包中。而许多员工也自然默认了潜规则,在抉择公司时就看重了这些福利叠加起来的隐形收益。在这么一折腾后,大厂员工们也不再那么相信福利了。在“黑天鹅”年代,始终要记得只有合同上的白纸黑字才是真!#03寒气传给每个人但是冷暖自知繁荣时期其实最普通的员工也能受益。可到了现在集体节流的时候,基层员工才是真正受影响的,由于降本增效收回来的钱,都去回购自家股票了;高层犹如多了件防寒利器,也许并不觉得难熬。公司都喜欢说“风雨同舟”,但是寒气的侵袭,影响不到本身就披着棉袄的人。能躲过大裁员,留下来的 几万、几十万之一的普通职员来说,最明智的做法也许是保持上进并接受现实。一位腾讯的外包员工表示“一份10~15元,还是比外面便宜”。他选择珍惜当下。且行且珍惜,自己还是个在大厂正常运行的螺丝钉;只要还在公司坚挺的运行着,一定会有机会重见曙光。希望身在大厂的你们,努力熬过寒冬,迎接自己的春天。最后,免费送你一份我自己写的《懂业务促增长工作手册》,我把我自己的业务逻辑、增长思维、管理技巧、实用工具等等都写在了上面,有需要的话,可以加我个人微信,回复:业务。加我个人微信回复:业务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分享到: